王新怀还主讲了卓越工程师班的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二)及其实验,从2010级首届至今已是三届了,他的课不拘一格,针对卓越班特点,融入了更多科研工程实例。特别是模电实验课,他大胆改革创新,不再是实验箱上插插连连,而是真正设计、电装、调试电路,并且采用NI myDAQ仪器与Multisim虚实结合。从方案设计到仿真单人单组,随后两人一组,团队合作于万用板上实现电路,开放实验伴随课堂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其中的实验参加全国实验比赛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为方便卓越班在课外实验而立项的教改项目“多功能口袋实验室”也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
卓越班学生杨晓声介绍说,王新怀老师的开放实验有多个,例如数显温度计、音频滤波器、雾霾检测器、MP3功率播放机等实验实用而有趣,寓学于做,学以致用,同学们不仅兴趣高而且干劲大。
国家级教学名师、校督导组成员、已75岁高龄的孙肖子教授,对王新怀讲课赞誉有加:“他讲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做到启发式教学,真正从问题出发引导同学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他知识面宽,科研做得多,从低频到高频再到微波,硬件能力很强,在学校实验技能竞赛中做得是最好的,交大评委同时也是组长说可以打100分。他为人谦和,并且很敬业,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
竞赛谆谆指导:求卓敢为先,细节定成败
王新怀不仅科研上孜孜以求,教学上循循善诱,而且多年来一直谆谆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他是学校电赛教练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电院总教练,在实践教学中,曾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
2014年,王新怀指导仲明等同学参加嵌入式竞赛捧得最高奖Intel杯,在陕西TI杯赛获5个一等奖并捧得了最高奖TI杯;2013年,电院5支电赛队均获省一等奖并报国奖,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勇夺全国电赛瑞萨特别奖;2012年,他指导李小双等同学参加全国TI杯赛获一等奖,捧得陕西省最高奖TI杯,指导金杰等参加全国INEMO校园设计大赛获得全国冠军……
今年,王新怀带学生捧得了嵌入式系统竞赛最高奖INTEL杯。获奖队员仲明深情地说:“王老师是电院与学生互动最亲近的老师之一,也是教我知识最多,给我带来帮助最大的老师。在立项的瓶颈时期,他鼓励我们坚持,并指引方向;在实践阶段,我们请教问题总是能得到最好的解答和举一反三的启发;在大赛前夕,王老师通宵为我们指导答辩,太不容易了。”
2012年获INEMO校园设计大赛冠军的水下蛇形机器人,倾注了王新怀很多心血,如何解决密封性、水下通信、水下灵活运动等问题,经过与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实验,最终付诸实施。为了更好实现,他甚至自费购买了一台3D打印机,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他随后还多次和学生一起到游泳馆进行水面、水下测试,遇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改进,下水成功那刻,他与同学们欢呼、雀跃!
竞赛队员眼中的王新怀平素待人随和,他的学生朱逢豪甚至说老师有时“萌萌哒”。但到了竞赛关键阶段,他就严厉的几近苛刻,“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他经常教导学生的话,电赛题目要求精度10%,他就变本加厉要求到1%以内;题目要求灵敏度10uV,他就要求精益求精到0.1uV。
王新怀几乎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放假了就更安心的科研,更安心的指导学生竞赛。”王新怀说。采访结束后,他依然还在实验室里继续指导方凌国创项目,安排“云课堂”视频拍摄准备事宜,“我从不后悔也不遗憾没有假日,我从学生时代过来,更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也知道他们哪里容易钻进牛角尖,我只是希望通过指导或交流,帮助他们少走些弯路,多享受些电子技术的快乐!”
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兼校电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周佳社教授说:“王老师特别负责任,从选拔到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都亲历亲为,把自己的工程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与学生一起奋战到后半夜。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靠学生,更要靠老师,希望多一些像王新怀这样的青年教师。”
采访手记“你知道前几天教师节放映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那句经典的台词么?”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王新怀问记者。“‘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我的梦想就是离完美老师更近点。”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面前的这位年轻教师,和男主角是多么的相似:他们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此热爱和执着,将科研的源头活水和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模电等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学系统总结,为科研提供了新思路,取得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文/西电新闻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