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夏永林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全讯600cc大白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团特聘专家。承担省部级、校级课题十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奖、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师德标兵,教育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教师。
名师心得:回顾30多年的职业生涯,始终坚守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名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本人深感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是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的奋斗目标。要想成为“四有好老师”,首先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的要求,严于律己,特别是要敬重、敬畏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其次,要将教师作为事业来追求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职业应该完成的任务。职业与事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而事业则是今天干完明天还想干”,这既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今后,我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坚持改革,发挥团队建设中的头雁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一直坚持同时也在践行的职业信条是:做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路上的奔跑者!
名师简介:苏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讯600cc大白菜本科生院计划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电子学会电磁环境效应委员会委员,电子电气和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微波教学团队”负责人,开设在线MOOC一门“微波工程设计及其虚拟仿真软件HFSS的应用”。主持和参与省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与新工科项目1项,先后获校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校级教学名师。
名师心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而言,传道,是回归教育本质,关注人的全面成长成才,关键是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授业,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能够平衡短期目标达成和发展潜力培养;解惑,是自主思辨和个性发展,要授人以渔。
教师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作为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再教育,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执教能力。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以学习成效为目标;重视概念和思想方法,感性认知和理性数理推导相结合,把握理论、实验和仿真融合,物理、数学和工程融合的两个“三位一体”架构,培养学生应用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素养和原发创新能力。
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坚持工程认证的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规划、实施和评价机制,并持续改进;推动课程评学、课内自评、多元综合评价和过程管理,及时反馈和帮助学生达成学习成效。积极研究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革,教师的角色由“教”转变为多样性要求,要能够成为编剧去设计,导演去引领,配角去合作,剧务去支持,并且必须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具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空间维度教学和学习行为分析等能力,教育面临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新时代的教师面临挑战,肩负重大使命。
名师简介:李团结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2022年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20-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共同体建设委员会)课程类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六届西北地区暨陕西省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打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质量工程和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陕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名师心得:率立德树人之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弘扬学校电子信息特色,将红色资源优势和科研成果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深入挖掘课程内涵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政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同频共振。
提教书育人之质: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科教结合和产教融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总结经验,以己为范,引导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惊异与敏锐。
铸高校教师之魂: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教育的过程就是教书和育人的过程,二者构成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教书着眼于知识传授,是育人的途径;育人着眼于价值塑造,是教书的目的。不断提高“教好书”的职业能力,成为智慧的传播者;与此同时,切实履行“育好人”的职业使命,将育人摆在首要位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文/张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