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至理名言可以说是孙肖子 教授从教生涯的真实写照。
近半个世纪努力和坚持的步伐,将她执着的信念、高尚的人格如画卷般渐次展现。而每当看到、听到过多的赞扬时,孙老师却有些诚惶诚恐,一再说自己只是平平淡淡……
在全讯600cc大白菜美丽的林荫道上,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教师迎面走来,她身材不高,衣着朴素,一头短发显得精神矍铄,这位看上去再平凡不过的老教授就是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孙肖子教授。
用心教学,总把学生看得最重
孙老师的生平简单得用几行字就可以概括:1939年12月生于浙江永嘉县,1956年7月由温州二中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全讯600cc大白菜前身),1960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孙老师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希望她能像男孩子一样,故取名“肖子”。小时候,要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使她从小练就了独立自强的性格。12岁离家,步行60多里山路上中学,17岁时怀着对解放军的敬爱,执意要求报考军校,尽管家庭成份不好,但她的坚定和出色还是打动了前来招生的军官。刚入大学时,因年纪小,敢于说话,在那个动荡年代没少受处分,甚至差点被除名……
孙老师自1960年留校任教站上讲台已整整46年。其中,1984年至1995担任教研室主任,1995年至2000年被原国家教委聘为第三届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2004年担任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主任。如今,67岁高龄的孙老师退休已两年多,但在她和同事们一起创建的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她仍是来得早、走得晚的一个。
孙老师说:“教学带给我的是无限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种感觉也成为我几十年如一日的动力”。她反复强调,教学并不重复,老师总会面对不同的学生,每节课要讲的是不同的内容,即使同一门课的同一节,也可以有多种讲法,每一节课都不一样。
孙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还经常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在她主编出版的十余部教材中,每本书的前言都是自己亲笔写就。从最早于1979年出版的《晶体管与晶体管放大电路》到最新的《电子设计指南》,在所有前言中, 孙老师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注重使学生将所学各种知识串接综合起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切实付诸实践等内容。
孙老师前后主讲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等9门本科生课程。根据电子技术和线路系列课程概念性、工程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她总结出八句话来引导学生,即“注重物理概念,采用工程观点;重视实验技术,善于总结对比;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应用背景;寻求内在规律,增强抽象能力”。她十分尊重学生,视他们为朋友,在教学中形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她充满激情地上好每一堂课;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新颖、充实;她会举出许多学生曾经有过的错误概念来提醒同学们注意;她会分析现有电路存在的缺点和矛盾,引出新电路和新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的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她总结提炼的“过程认知法、现场仿真法、任务驱动法、思维启迪法”等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几位听过孙老师课的本科生谈起她时,仍有几分稚气的脸上充满了仰慕、敬爱甚至是几许不舍。